本報記者 童浩麟
  面對千載難逢的機遇,開封回答:牢牢抓住,不容錯過
  夢想,猶如掛帆的航船,駛向遠方——
  古都復興,開封崛起,是一代又一代開封人孜孜以求的夢想。
  機遇,猶如升起的朝陽,指明方向——
  2013年12月25日,省委九屆六次全會審議通過的《中共河南省委關於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指導意見》的主要目標中提出:“鄭汴一體化取得新進展,開封向新興副中心城市邁進。”
  向新興副中心城市邁進,讓古都開封再次迎來新的機遇。
  “開封向我省新興副中心城市邁進,為開封的發展指明瞭方向,這既是一種機遇和動力,又是一種壓力和挑戰,更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。”開封市委書記祁金立、市長吉炳偉異口同聲,“省委、省政府對開封發展寄予厚望。但是要清醒地
  看到,雖然近年開封經濟社會發展趨勢良好、態勢強勁、氣勢旺盛,但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,要堅定必勝信心,積極應對挑戰,加快轉型升級,努力打造經濟文化強市。”
  對於開封來說,8年來,來自國家、省委等層面給予的機遇越來越密集,開封以此為動力,實現夢想的幾率越來越高。
  2006年1月舉行的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明確提出,建成鄭汴城市間連接通道,加快推進鄭汴一體化。
  省委決策者旨在強化開封旅游、文化、教育功能,意在帶動開封發展。我省首次從管理體制與制度創新上關註開封。
  其後,中原經濟區戰略、鄭州
  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、國家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……機遇接踵而至。
  沒有鄭汴一體化,很難想象相隔40多公里的兩個城市經濟圈能交疊融合發展。而已經實施的鄭汴金融同城、電信同城的意義,更在於讓鄭州、開封兩市經濟、百姓“零距離”接觸。
  在以陸路交通和航空交通為支撐的“大交通”時代,缺少航空交通資源的開封,發展受限;在高端產業向區域經濟中心靠攏的信息時代,作為老工業基地的開封,潛力不足。然而,這些遺憾都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中得到了彌補。
  開封市決策者清醒地認識到,必須牢牢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:
  自2011年起,開封市委提出,持續推進以工業強市、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等內容在內的“五大攻堅戰”,著力增加經濟總量、培育主導產業,建設實力開封、文化開封、美麗開封、幸福開封,克難攻堅,銳意進取,使全市經濟社會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,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位居全省前列。
  開封在快速行進中健康長大!
  面對從沒有過的挑戰,開封回答:主動負重,勇於創新
  這是省委的期待:作為中原經
  濟區核心增長極,開封應當在競爭激烈的複雜局面中,發揮自身優勢,構建開放高地,引領開封人民走向美好的未來。
  ——對於開封來說,這個期待是信任,更是從來沒有過的挑戰!
  是的,開封很有文化,八朝古都,一個地方的發展如果沒有實力在說話,再有文化也會失去發展的原動力;是的,開封很有底氣,開封如果沒有擔當起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的責任,就註定要被淘汰。
  繪發展大計,興崛起偉業:工業強市,建設實力開封;文化興市,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,一個“外在時尚、內在古典”的規劃,在開封
  決策者的不斷探索中浮出水面。
  “做思想解放觀念創新的踐行者。”2011年10月,開封市委、市政府一致抉擇:開封工業強大了,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做好了,有了“工業強市、文化興市”的“雙輪”驅動,有可能使開封搶占一個新高地,邁上一個大臺階,改寫開封在中原經濟版圖上的歷史。
  有專家評論,省委把開封城市發展定位為向新興副中心城市邁進,是開封近幾年,尤其是近三年,觀念持續創新的重要成果,是主動負重的重要實踐。
  不妨回放一下,每到年末,開封市委、市政府的工作狀態:
  過去幾年年底,開封都會尋找
  適合自身發展實際的“標桿”城市,組織有針對性的學習活動,將人家的好經驗進行消化和創新。
  2011年年底,在謀劃推進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過程中,開封將西安、杭州作為標桿城市,學習文化產業發展經驗;
  2012年年底,開封市將與開封地緣相近的聊城、臨沂等山東4市作為學習標桿,開展“謀大事、求大變”活動並貫穿全年工作,汽車配件10大支柱產業有聲有色,縣域經濟撐起開封半壁江山;
  2013年年底,開封市又將江蘇揚州、蘇州、鎮江等5個和開封一樣同屬歷史文化名城做標桿,學習產業轉型升級。
  “開封經濟各項指標持續高增長,是好事,但易讓人產生自滿情緒。”開封市委書記祁金立說,“跳出開封看開封,學習人家的新理念、好經驗,開封必須在思考‘開封’中求變,在創新中突破自我。”  (原標題:牢記使命奮力前行開啟新興副中心城市宏偉徵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f42kfxff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